發表時間: 2018-05-29 09:15:08
作者: 威海維思泰科溢油回收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
5月25日,2018年長江瀘州水域船舶溢油聯合應急演習在位于四川瀘州市的長江黃家磧水域舉行,這是我國首次在長江上游川江自然航段、急流水域開展船舶溢油應急演習。
長江瀘州段航道屬于典型的川江自然航段,具有彎、淺、險、急、窄等特征,船舶溢油救援處置難度較大,對長江生態環境存在較大威脅。
此次演習模擬載油航船途徑瀘州石棚水域時觸礁后破艙,導致油艙內數十噸柴油泄漏入江,形成長約10公里的油污帶,設置現場勘查及監測、水上交通管制、圍油欄布設、溢油處置回收等四個步驟。
隨著信號彈發出,演習正式開始。瀘州長江水上搜救中心接到船舶溢油報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指派無人機跟蹤油污動態,同時調派多艘海巡艇實施臨時交通管制,設置溢油報警浮標監測器、圍油欄、吸油氈等,派出收油船進行溢油回收,環保監測船對敏感水域進行水質監測。
[同期]瀘州海事局局長 朱紅
大家看到的是自航式遙控無人收油機,它是目前我們國內最先進的一款收油機,我國過去的收油機都是傳統的、有人的,而且需要調動裝備的,這款收油機每小時具有33立方米的收油能力,存儲量大,吸油效果快,而且機動,在人去不了、或者大船去不了的地方,它都可以去。
整個演習歷時一個多小時,溢油回收完成,相關水域水質監測正常。參加此次演習包括海事、公安、航道、消防、應急、航務管理、中石化等18家單位,共有24艘船艇、12臺(套、架)無人機、車輛參加,參演人員近200人。
[同期]瀘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劉強
這次應急演習首先是檢驗我們的應急救援能力,第二是整個社會各方的力量,形成一個聯合的應急處理機制,同時為今后的在長江上搞水污染的防治,還有環保治理,以及生態建設,都有一個體制機制上的重要意義。